40歲的C小姐,打從學生時代開始,就不太愛運動;日常生活的飲食更是挑食,不僅牛奶不敢喝,為了保持身材,對於肉類更是很少攝取。由於愛美的關係,只要是太陽天出門,能擦、能遮的各種方式都出爐,深怕白皙的皮膚被陽光給毀了。生完兩個小孩後,常常感到腰痠,原本以為是因生產的關係;然而時間一久,越來越不舒服,於是至醫院求診,經過檢查才發現,她已經骨質疏鬆第三級了!腰椎骨頭壓迫了神經,才會造成長期的腰痠。目前C小姐只能勤做復健,補充鈣片,以及小心留意預防跌倒,以免骨折的發生。

 

事實上,骨骼除了擔負著支撐、保護和運動的作用外,還有造血及儲存鈣等功能,在身體裡,它算是一種有生命的組織,每一分每一秒不斷的分解及再生形成。而分解及再生兩者功能的速度,在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,例如青少年時期,骨骼形成速度大於分解速度,因此人身體才會不斷成長;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,大約35歲以後,分解速度便會大於再生速度,骨內質量便會漸漸減少。這種減少的速度,會因為性別、個人體質、抽菸習慣、年齡、遺傳、工作性質及其他慢性疾病而有所不同;比如說,平時攝取鈣質量不足,欠缺運動,更年期婦女、甲狀腺亢進及長期久站的工作者,都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。骨質疏鬆的骨頭,由於鈣質長期缺乏,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,造成許多孔隙,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。因此時間一久,疏鬆的骨頭無法承受外力造成的負荷,骨折便會容易發生。

 

一般而言,女性在35歲以後,骨質每年流失鈣質的速度約為1%;當停經之後,具有抑制骨質流失功能的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,每年骨質便會以3至5%的速度流失,造成骨骼密度每下愈況,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。由此可知,儲存骨本的觀念,必須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建立,到了老年才有骨本對抗老化的過程。

 

骨質疏鬆在初期大多是無聲無息的,少數人會以腰痠、全身痠痛來表現;等到骨質已經被破壞一大半時,症狀才會漸漸明顯。症狀也大多是因為突發性的骨折,引起行動不便或劇烈疼痛而求醫,但是到了這個時期,都為時已晚。

 

鈣質流失是造成骨質疏鬆的最大元凶,因此在預防保健上,對於鈣的攝取是當務之急,並且越年輕開始越好。要預防骨質疏鬆,最重要的就是從飲食、運動與改善生活習慣三大部分著手進行。依據國人飲食習慣的調查,平均每天從食物中僅獲得約600至800毫克的鈣質,基本上是不夠的。因此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應攝取至少1000毫克以上的鈣質,而懷孕、哺乳中與停經後婦女更要加強,每日總共需補充1500毫克的鈣質。除了日常生活應攝取足夠的鈣質食物與維他命D外、多作一些可以讓骨質增加的負重運動,如行走、慢跑、騎單車、舉重,並且應戒菸、戒酒,減少咖啡因的攝取,以減少鈣質流失。如果已經是骨質疏鬆症的患者,除了加強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的習慣外,可以服用提升骨頭鈣質的藥物,來提升骨骼的品質,並且定期追蹤骨質密度,隨時掌握自己的骨質流失狀況,才可以減少骨折發生的機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生育捐卵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